profile

李柏鋒

有人投資賺很多,問題是你能不能複製?

Published about 1 year ago • 1 min read

Reader

你一定可以在媒體上,甚至是跟親朋好友聊天的時候,聽到誰誰誰投資了什麼賺了很多錢,然後你就會想,自己能不能也這樣做?就算你自己原本不投資,可能聽了一些故事之後,也受了誘惑而蠢蠢欲動

例如可能有媒體會去試算,如果從台積電掛牌上市的那一天開始買進一張,現在值多少錢,但問題在於這樣的資訊有什麼幫助呢?因為我們都回不到那一天了不是嗎?

又或是可能會有人比較,長期下來到底投資房地產比較好還是股票比較好?以信義房價指數來看,台北市2003年Q1是36.71,現在2023年Q1是122.47,20年來總報酬率是233.6%,年化報酬6.2%。以台灣加權報酬指數來看,2003年1月2日是4,524.92,2023年6月2日是34,853.76,總報酬率是670%,年化報酬10.7%。看起來是投資股市比較好。

但假設今天拿了兩個指數來驗證之後,發現是房價指數表現好,問題是我們要怎麼複製那個結果呢?指數本身在過去20年漲了兩倍多,你放100萬進去,現在已經變成333萬了,但是你買的房子可能會高於這樣的報酬,也可能會低於這樣的報酬,你其實很難複製指數本身的結果。如果無法複製,那麼看再多、學再多,有用嗎?

股市則是比較容易複製的投資標的,但不能是個股,而是整體市場。例如你如果投資台積電,即便是台積電的董事長也無法保證未來績效跟過去表現會一樣啊!但整體市場就比較有機會了,因為有追蹤加權指數的ETF可以選擇,如果覺得不熟悉的話,你也可以用比較熟悉的台灣五十ETF,去複製貼近大盤的表現。

台積電過去表現怎樣,未來無法複製的,但台灣五十過去表現怎樣,投資時間越長,未來要貼近複製的機率是很高的,主要的原因是這種貼近大盤的指數,就是一種市場的平均表現,而非變動很大的個股。只是大多數人比較喜歡追求只有1%可能性、但最好可以拿到20%年化報酬率的投資,不想要有80%可能性、但年化報酬率就是7-9%之間的投資。這就是為什麼飆股群組很吸引人、選股課程賣得很好。

如果你有錢可以投資,並且越覺得自己聰明,越覺得自己能力好,你就越不甘於平凡,會想要去嘗試各種能夠打敗指數、超越市場的可能性。對於投資,重點在於認清真相,而不是自以為聰明或努力。

當然,你可以試試看,你真的能打敗指數嗎?投資指數可以很清楚地參考歷史數據,提出一個預期報酬率,但是那些很聰明的秘技能嗎?投資指數不保證穩賺不賠,例如誰也不知道會不會遇到戰爭,可能打起仗來什麼都化為烏有了。而當你想打敗指數,你所承擔的最大風險,就是你已經偏離指數了。

李柏鋒

Read more from 李柏鋒

Reader 最近好嗎? 近來鋒哥在忙著備課,又因工作出國一趟,所以比較沒辦法發信。 這封信是想提醒你,本週四和週五晚上各有一場免費直播,如果你對主題有興趣的話,歡迎把時間留下來。 打造你的獲利模式|如何透過財商思維,讓人生的財富增值?週四晚上,由我和郝哥對談,也歡迎大家留言發問! 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642998747929981&set=a.429493772613814 不需報名,但可能要追蹤一下臉書專頁,或是時間到自行上線! Gap Year與數位遊牧+自由工作者的財務規劃週五晚上,由我和小金魚對談!本場直播要報名!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3tpFHgydM3xnT1Dx5直播平台連線數量有限,請儘早報名!

9 months ago • 1 min read

Reader 今天好嗎? 電子報休息了三天,不知道你有沒有很想念?今天跟你分享兩張圖,都是我拿最新資料做的圖表,但因為政府的資訊發表有時間落差,所以不要以為是舊的資訊。 第一張圖是109年度台灣綜合所得稅各級距的所得持分,簡單來說就是要看所得越高的人,到底是靠什麼賺錢的?而答案其實一直以來都沒有改變,也就是所得越高的人,薪資所得佔的比例越低,但股利所得佔的比例越高。 這個圖的橫軸是所得級距,例如0-54萬這個級距的稅率就是5%,然後依序是12%、20%、30%、40%,但40%以上還分出三個級距。所以是因為買了股票、領了股利,所以就變得有更高的所得?還是因為有高所得,所以能有餘裕可以投資,因此而領了更多股利呢? 我們來看第二張圖,這是110年家庭收支調查的五等分位所得分組儲蓄率資料,五等分位的意思就是把家庭按照所得的高低分成五等分,分組1就是所得最低的20%家庭,分組5就是所得最高的20%家庭。...

10 months ago • 1 min read

前面幾篇都有各自的主題,比較經濟學家和財經作家的說法有何差異。這篇算是結語,也記錄一些有趣但可能不見得那麼契合特定主題的資訊。 心理帳戶 經濟學家認為錢就是錢,是可以互換的,沒有什麼放在這個帳戶跟那個帳戶就不一樣的道理,但財經作家卻建議讀者應該根據不同的目的設定不同的帳戶,專款專用,而且有高達17本書這樣建議。漫步華爾街作者墨基爾就在書中寫道:「特定的需求,必須由專門為滿足該需求的特定資產來資助」。常見的心理帳戶有緊急準備金、退休準備金、買房頭期款、子女大學教育費用等等。 雖然經濟學家並不認為錢放哪裡會有差別,但也的確有研究指出只要把儲蓄目標記在帳戶上,就可以存到更多錢。另一個有趣的事情是,在某些時期,支出會變得更有價值,例如結婚的時候、搬家的時候、送孩子上大學的時候,這些情況下都會需要購買一些耐用品,你會不得不花錢,而這麼一來原本應該存下來的錢反而就很難存下來了,也就是儲蓄的吸引力被限制了。...

10 months ago • 1 min read
Share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