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與財經作家:欠債怎麼還?看法大不同!


相較於昨天的雙方毫無爭議支持被動投資,今天的主題經濟學家和財經作家看法就截然不同了。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你有很多非抵押貸款的債務,要怎麼還呢?這裡的非抵押貸款,指的就是信貸、卡債這種,如果是車貸、房貸,因為你有抵押物,那又是另一回事。

經濟學家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利率越高的越優先,因為這樣你才能繳最少的利息,其實我想一般人應該也是這樣想的,但卻也未必做得到就是了,也有研究指出大多數負債的家庭並不遵守這個原則。

相反的,財經作家就會認為做得到的建議才是好建議,所以《躺著就有錢的自由人生》的作者戴夫拉姆齊就提了一種「債務雪球」(debt snowball)的還債方式,這種方式建議你先還最小額的債務,而非最高利率的債務,然後依序從小到大還完所有債務,這會讓你比較有成就感,覺得自己能做得到,而戴夫拉姆齊也常常在自己節目中邀請還清債務的讀者或觀眾現身說法,證明這一套真的有效。也不只有戴夫拉姆齊,總共有十本書認同這種方法,或是建議類似的方法,例如優先還掉你最困擾的債務,而不是利率最高的債務。

可是,這麼一來那些利率高的債務就會生出更多債務來了不是嗎?從數學上來算怎樣都不合理啊!但是,如果數學真的管用,其實一開始就不會欠下債務了不是嗎?

所以到底該怎麼做呢?我的建議是,如果你的債務真的又多又雜,其實應該找最大的債主銀行直接跟對方好好談債務整合協商,一來你不會被多位債主追討而疲於應付,這時候你的注意力很珍貴,如果你只是一直忙著找藉口拖延或是四處湊錢這個繳一點、那個繳一點,你自己會很累,但是債務卻減少不了。千萬不要找銀行以外的機構或個人談債務整合,找有牌照的,然後好好跟對方討論出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總利率有可能比原來低不少,每月還款金額也應該會在你可以承擔的範圍內,只是把還款年限拉得長一點,但通常這就是最好的方案了。

James Choi教授也提到,許多有債務的家庭會出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也就是同時持有高利率的債務,以及低利率的資產。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可能手頭上同時用16.65%這麼高的利率在欠卡債,同時又把現金放在利率只有0.06%的儲蓄帳戶,這兩個數字就是2022年5月份美國的平均利率。有33%的家庭在欠卡債的同時,其實也有超過一個月收入的流動資產在帳戶裡,那為什麼不拿來還卡債呢?

經濟學家們試圖合理化這種行為,例如有些支出就是必須透過現金,所以也不能完全沒有錢啊!也有經濟學家認為,因為沒有還掉債務,這麼一來你可以欠債的額度就小了,可以限制消費。

而財經作家則認為,當你手上有點現金的時候,可以避免你再去借錢。戴夫拉姆齊就說,以前他也建議大家拿錢去還掉債務,但是人生總有意外,當發生緊急狀況而沒有足夠的緊急準備金,被迫又要借錢而欠下更多債務,這樣會重重打擊當事人,最終失去還債的動力。還有些作者認為,欠債時有一點儲蓄,會帶來一點希望,好像自己也能累積一點資產,如果把全部的錢都拿去還債,你可能會有好幾年覺得自己根本一無所有,這會讓人更容易放棄,不但債還不完,也不可能真正走到可以開始儲蓄的那一天。

其實這些爭論很有意思。我們其實都知道理性狀態下最佳建議是什麼,例如還錢就是從利率高的先還,投資就是採取被動投資,但我們也都知道這些建議對大多數人其實不管用,因為人並沒有那麼理性,所以財經作家們可能更入世、更理解為什麼理性建議最後往往不管用,沒有幾個人做得到,所以得轉個彎建議一個沒那麼好但是也許最終大家能做得到的方式。

就像是理性上我們都可以建議一個人如果從月薪四萬加薪到月薪六萬的時候,他每個月的儲蓄或投資金額可以一舉拉高兩萬元這麼多,但實際上真的能做到嗎?能做到的人,真的是模範生,但這個理財模範生,可能在人生中也會失去很多東西。

【掌握細節X全面佈局X實現自由|李柏鋒的財富人生養成課】
🔎 課程介紹:​https://hi.sat.cool/1688​
🎁 電子報讀者專屬 $350 優惠碼:qQA129

李柏鋒

Read more from 李柏鋒

Reader 最近好嗎? 近來鋒哥在忙著備課,又因工作出國一趟,所以比較沒辦法發信。 這封信是想提醒你,本週四和週五晚上各有一場免費直播,如果你對主題有興趣的話,歡迎把時間留下來。 打造你的獲利模式|如何透過財商思維,讓人生的財富增值?週四晚上,由我和郝哥對談,也歡迎大家留言發問! 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642998747929981&set=a.429493772613814 不需報名,但可能要追蹤一下臉書專頁,或是時間到自行上線! Gap Year與數位遊牧+自由工作者的財務規劃週五晚上,由我和小金魚對談!本場直播要報名!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3tpFHgydM3xnT1Dx5直播平台連線數量有限,請儘早報名!

Reader 今天好嗎? 電子報休息了三天,不知道你有沒有很想念?今天跟你分享兩張圖,都是我拿最新資料做的圖表,但因為政府的資訊發表有時間落差,所以不要以為是舊的資訊。 第一張圖是109年度台灣綜合所得稅各級距的所得持分,簡單來說就是要看所得越高的人,到底是靠什麼賺錢的?而答案其實一直以來都沒有改變,也就是所得越高的人,薪資所得佔的比例越低,但股利所得佔的比例越高。 這個圖的橫軸是所得級距,例如0-54萬這個級距的稅率就是5%,然後依序是12%、20%、30%、40%,但40%以上還分出三個級距。所以是因為買了股票、領了股利,所以就變得有更高的所得?還是因為有高所得,所以能有餘裕可以投資,因此而領了更多股利呢? 我們來看第二張圖,這是110年家庭收支調查的五等分位所得分組儲蓄率資料,五等分位的意思就是把家庭按照所得的高低分成五等分,分組1就是所得最低的20%家庭,分組5就是所得最高的20%家庭。...

前面幾篇都有各自的主題,比較經濟學家和財經作家的說法有何差異。這篇算是結語,也記錄一些有趣但可能不見得那麼契合特定主題的資訊。 心理帳戶 經濟學家認為錢就是錢,是可以互換的,沒有什麼放在這個帳戶跟那個帳戶就不一樣的道理,但財經作家卻建議讀者應該根據不同的目的設定不同的帳戶,專款專用,而且有高達17本書這樣建議。漫步華爾街作者墨基爾就在書中寫道:「特定的需求,必須由專門為滿足該需求的特定資產來資助」。常見的心理帳戶有緊急準備金、退休準備金、買房頭期款、子女大學教育費用等等。 雖然經濟學家並不認為錢放哪裡會有差別,但也的確有研究指出只要把儲蓄目標記在帳戶上,就可以存到更多錢。另一個有趣的事情是,在某些時期,支出會變得更有價值,例如結婚的時候、搬家的時候、送孩子上大學的時候,這些情況下都會需要購買一些耐用品,你會不得不花錢,而這麼一來原本應該存下來的錢反而就很難存下來了,也就是儲蓄的吸引力被限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