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或被動:最強的大師預測準確率達66%!


大家都很喜歡聽大師發表對未來的預測,在網路的時代,大師們的預測成功率也就很好追蹤和研究了。那麼結果是什麼呢?在揭露之前,先跟大家說明一下,諾貝爾獎得主威廉夏普(William F. Sharpe)在 1975 年的研究,《擇時的可能獲利》(Likely Gains from Market Timing)中計算出,擇時必須達到 74% 的準確率,才能超越相同風險的被動投資組合。

好,CXO這個投資顧問機構透過Google搜尋,在2011年7月20日對60位投資大師進行預測成功率的研究,而且也根據大師在搜尋結果的受歡迎程度進行比較,第一個結論是:比較受歡迎的大師,沒有比較準。統計上的說法是:注意力和預測準確性之間,呈現不相關。第二個結論是:所有60位大師的名譽加權平均準確率為 46.4%,原始平均值為 48.0%。也就是說,這些大師的預測準確率連一半都不到,如果根據這些預測,根本不可能超越大盤。

當然,這個研究本身並不嚴謹,看看就算了,不過你如果很喜歡根據某位大師的預測去做投資判斷,我建議你不妨自己簡單統計一下該大師的預測準確率。

CXO後來做了另一個比較嚴謹的研究,收集了2005年至2012年期間,68位多頭和空頭專家利用技術分析、基本面分析和情緒指標等方法,公開提供的6,582條美國股市預測。當然,這個研究還是有誤差,CXO自己就說,很多專家其實一下子就淡出市場了,所以根本收集不到長期預測資料,專家的存活率本身就很低,能用來分析的專家很少,而且可能是某些特定的族群,像是特別受媒體青睞,而非比較正派。

總之,結果跟先前研究差不多,6,582條美國股市預測的準確率是:47.4%。不知道為什麼,大師和專家的預測準確率跟丟銅板的機率,竟然可以如此接近?

對了,這裡所謂的大師和專家,都沒有巴菲特,因為巴菲特早就主張他無法預測市場,他也的確沒有發表過類似的言論。但巴菲特會在2008年底投稿紐約時報說:Buy American. I AM. 事後看的話,超準啊!但他真的沒預測,他只說我買了。

68個專家的樣本有點小,但這些專家的市場預測準確率大致上呈現常態分佈,代表平均值的高峰在44%到52%之間,而最高的準確率有到70%,最低只有20%。

研究裡面也提到:「經常發表公開聲明的大師,可能是那些最容易做出極端預測的人,以通過刺激貪婪和恐懼來吸引注意力(和顧客)。」而研究本身不打算取得非公開、付費的預測,因為那些預測並不是一般人可以拿到的,也會有智財權等問題。

但即便如此,該研究也引發了當事人的反彈,其中包括了Mad Money的Jim Cramer(下圖右側第五位),因為在研究中他的62次預測,準確率只有46.8%,這可是美國最知名的有線電視財經節目主持人啊!其實他真的不算差,就是平均表現。

其實研究中最知名而且準確率也最高的,就是費雪(Ken Fisher,下圖左側第二位),在120次的預測中,準確率高達66.4%,這已經傲視大多數專家了。但即便如此,他也沒有超越要打敗指數的74%準確率的門檻。

所以無論你喜歡的大師是專門喊多的,或是專門喊空的。這些專門做預測的大師,恐怕都沒辦法幫你打敗指數。

李柏鋒

Read more from 李柏鋒

Reader 最近好嗎? 近來鋒哥在忙著備課,又因工作出國一趟,所以比較沒辦法發信。 這封信是想提醒你,本週四和週五晚上各有一場免費直播,如果你對主題有興趣的話,歡迎把時間留下來。 打造你的獲利模式|如何透過財商思維,讓人生的財富增值?週四晚上,由我和郝哥對談,也歡迎大家留言發問! 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642998747929981&set=a.429493772613814 不需報名,但可能要追蹤一下臉書專頁,或是時間到自行上線! Gap Year與數位遊牧+自由工作者的財務規劃週五晚上,由我和小金魚對談!本場直播要報名!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3tpFHgydM3xnT1Dx5直播平台連線數量有限,請儘早報名!

Reader 今天好嗎? 電子報休息了三天,不知道你有沒有很想念?今天跟你分享兩張圖,都是我拿最新資料做的圖表,但因為政府的資訊發表有時間落差,所以不要以為是舊的資訊。 第一張圖是109年度台灣綜合所得稅各級距的所得持分,簡單來說就是要看所得越高的人,到底是靠什麼賺錢的?而答案其實一直以來都沒有改變,也就是所得越高的人,薪資所得佔的比例越低,但股利所得佔的比例越高。 這個圖的橫軸是所得級距,例如0-54萬這個級距的稅率就是5%,然後依序是12%、20%、30%、40%,但40%以上還分出三個級距。所以是因為買了股票、領了股利,所以就變得有更高的所得?還是因為有高所得,所以能有餘裕可以投資,因此而領了更多股利呢? 我們來看第二張圖,這是110年家庭收支調查的五等分位所得分組儲蓄率資料,五等分位的意思就是把家庭按照所得的高低分成五等分,分組1就是所得最低的20%家庭,分組5就是所得最高的20%家庭。...

前面幾篇都有各自的主題,比較經濟學家和財經作家的說法有何差異。這篇算是結語,也記錄一些有趣但可能不見得那麼契合特定主題的資訊。 心理帳戶 經濟學家認為錢就是錢,是可以互換的,沒有什麼放在這個帳戶跟那個帳戶就不一樣的道理,但財經作家卻建議讀者應該根據不同的目的設定不同的帳戶,專款專用,而且有高達17本書這樣建議。漫步華爾街作者墨基爾就在書中寫道:「特定的需求,必須由專門為滿足該需求的特定資產來資助」。常見的心理帳戶有緊急準備金、退休準備金、買房頭期款、子女大學教育費用等等。 雖然經濟學家並不認為錢放哪裡會有差別,但也的確有研究指出只要把儲蓄目標記在帳戶上,就可以存到更多錢。另一個有趣的事情是,在某些時期,支出會變得更有價值,例如結婚的時候、搬家的時候、送孩子上大學的時候,這些情況下都會需要購買一些耐用品,你會不得不花錢,而這麼一來原本應該存下來的錢反而就很難存下來了,也就是儲蓄的吸引力被限制了。...